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出席開幕式,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陳家昌,山東省副省長、省政府秘書長宋軍繼,嶗山實驗室主任吳立新,世界氣候研究計劃主席施塔默,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非洲分委會主席庫阿迪奧等分別致辭。
陳家昌在致辭中指出,海洋是科學探索無盡的前沿,是資源能源的寶庫。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海洋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體系布局,著力提升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加快推動海洋科技發(fā)展,在地球動力學過程、重大災害預測預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我們高度重視、積極推動海洋領域國際創(chuàng)新合作,本次大會為全球各國海洋院所提供了重要的合作交流平臺,希望大家圍繞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氣候變化、海洋資源利用等方面開展深入交流,建立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關系,共同為全球海洋科技發(fā)展貢獻力量。我們愿與各國海洋院所一道,持續(xù)加強海洋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為海洋可持續(xù)發(fā)展、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宋軍繼在致辭中說,山東是中國東部沿海的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資源大省和經濟大省,同時也是海洋大省,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發(fā)達的海洋經濟、一流的海洋港口、良好的海洋生態(tài)、領先的海洋科技。近年來,山東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關于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發(fā)揮嶗山實驗室龍頭帶動作用,著力建平臺、聚人才、優(yōu)政策、創(chuàng)環(huán)境,聚力建設國家海洋戰(zhàn)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我國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重要策源地。希望大家用好大會平臺,深化務實交流,匯聚合作共識,共同應對海洋挑戰(zhàn)、增進海洋福祉,攜手開創(chuàng)海洋科技合作更加美好的未來。
開幕式上,舉行了2029年世界海洋觀測大會規(guī)劃委員會啟動儀式,國際氣候變率及可預測性計劃項目辦公室揭牌。 世界海洋觀測大會每十年舉辦一次,自1999年開始已在法國、意大利、美國舉辦三屆。在上屆大會上,青島接過了舉辦第四屆大會的“接力棒”,將在2029年成為全球海洋科技工作者共商大計的新舞臺。這是這項世界級盛會首次在發(fā)展中國家舉辦。屆時,我國海洋領域的科學家將向世界發(fā)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為人類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力量。
國際氣候變率及可預測性項目是全球氣候變化領域最高級別科學計劃“世界氣候研究計劃”的四個核心項目之一,在助力更好理解氣候變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國際氣候變率及可預測性項目辦公室就是要匯聚全球海洋科技資源,攜手應對全球海洋領域科學與技術挑戰(zhàn)。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日祥、吳立新、郝芳、丁林,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家彪、張偲、張建民、錢旭紅、王軍成等出席開幕式。
吳立新院士作了題為“深化全球海洋觀測預測合作伙伴關系,促進海洋科技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主旨報告,強調在全球變化背景下推動全球海洋科研院所與國際組織醞釀發(fā)起國際大科學計劃,務實推動海洋科技國際合作,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與海洋科技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本次大會由嶗山實驗室主辦、青島海洋科技中心承辦,為期3天,設置了開幕式、大會報告、平行分會等系列活動。
山東省科技廳負責同志,青島市領導王波、常紅軍,市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等參加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