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腐蝕成就獎”由WCO、歐洲腐蝕聯(lián)盟(EFC)及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CSCP)的委員等組成的國際評審委員會評議,不接受個人申報。經多輪投票和評議,一致推選侯保榮院士為2021年度世界“腐蝕成就獎”唯一獲獎者。
世界“腐蝕成就獎”于今年(2021年)首次設立,由WCO發(fā)起,與EFC及CSCP聯(lián)合舉辦,旨在授予那些具有重大影響力,顯著提高了政府、科技界、工業(yè)界和公眾對腐蝕及防腐重要性的認知,并在腐蝕控制領域做出了杰出貢獻的科學家。
WCO是聯(lián)合國下屬的非政府非盈利組織,其使命是推動和促進全世界腐蝕控制的教育和實踐,為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降低腐蝕成本、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做貢獻。
侯保榮院士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山東省技術發(fā)明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腐蝕與防護最高工程成就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美國腐蝕工程師協(xié)會(NACE)科技成就獎及NACE卓越組織獎等眾多獎項。
侯保榮院士先后承擔了國家重大科研計劃30余項。出版專著9部,主編論文集10部,發(fā)表SCI論文500余篇,授權專利100余項,制定國家和地方標準10余項。主持了“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zhàn)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完成了我國全面腐蝕調查,出版了170余萬字的《中國腐蝕成本》,同時英文專著《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業(yè)已全球發(fā)行。論文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2017)獲得了廣泛關注和認可。
侯保榮院士在腐蝕控制領域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用詳實的數據指出浪花飛濺區(qū)是鋼結構腐蝕最嚴重的區(qū)域。針對浪花飛濺區(qū)腐蝕,侯保榮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地深入鉆研,闡明了相關科學機理,針對性研發(fā)了復層礦脂包覆防腐技術(PTC)等多種長效防腐技術。PTC可長期有效保護浪花飛濺區(qū)中的鋼結構,已成功應用在我國港口碼頭、石油平臺、跨海大橋、海上風電等大量重要基礎設施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